宋元时期都城考古的力作——读《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以考古为中心》

2017-06

  

 

   

 

       在历史时期考古的学科体系中,城市、陵墓和手工业是最重要的三个支点,其中都城的考古工作毋庸置疑是最受关注的。宋元明考古学科创建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大型研究工作就是元大都、北宋汴梁城,南宋临安城、元上都和辽上京等不同帝国都城的考古工作,特点是持续开展的时间长,投入的人力和资源大,涉及到多种学科,与文献结合紧密等,各项工作经过了数年或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在各个具体城市的复原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还总结出了荒野型和古今沿用型城市开展考古工作的一套方法论。这些考古工作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果是作为中国古代断代考古最晚段的宋元明考古学科成熟的标志。

  位于今杭州市的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工作大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集中开展,并且持续至今,集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时期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第一个十年。杭州市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工程为相关考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机遇,同时,良好的、并得到较好贯彻的政策法规是基本保障。杭州市规定,在老城区内的建设项目都要先期经过考古勘探和评估,这使得一系列考古工作得以及时开展。还需提及的是,政府和主要领导对城市历史的重视,也是至关重要的,杭州市在过去二十年间为了保护宋代临安城的一些重要的建制,曾经叫停了一些大型商业地产的开发项目,投入了数目巨大的迁建资金,保护下来了一批非常重要的南宋遗迹,其中5项重要的考古工作获评当年的十大考古新发现,使得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勘探和复原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天的杭州,作为一个景区城市,还保存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今天北京城的许多遗憾没有在杭州重演。

  杜正贤著《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以考古为中心》一书,上下册,由上海古藉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这是一部以考古勘探发掘资料为主,结合相关文献记载,对南宋都城临安研究总结性的著作。作者从必赢bwin官网入口毕业后,长期在杭州负责考古发掘工作,5项评为当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发掘工作都由他任领队,不仅做了大量的实际发掘工作,而且对杭州城的复原做了深入的研究。本书详细报告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并且结合大量的文献记载,力图复原南宋临安城的建制,总结临安城的特点以及运行模式。本书有引言、结语,另有十一章具体的研究。系统的介绍了临安城的布局、街巷,官民建筑居址,礼制、宗教、教育等特殊机构建制的位置和布局,以及涉及城市运行的部分水利、手工业遗迹,使我们对南宋临安城的基本结构和布局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通过细读本书,我们可以看到,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工作,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基本了解临安城的建制和布局。

  首先,明确了外郭城的位置、营建方法,城门数量和位置,其中西侧的钱塘门遗址经过了考古发掘,了解了城门的结构和营建方式,以及从隋以来外城的发展变化,并在理清城墙范围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复原了城内9箱的范围和街坊位置走向。 

 

 

  临安城外郭城范围示意图(56页图18)

   

  其次,清楚了南宋皇城遗址四边的位置,探明了北门和宁门和南门丽正门的位置,在皇城内发掘清理了数座大型夯土宫殿建筑基址,为研究皇城的布局和建筑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资料。这项工作是临安城考古的重点,临安的皇城位于城南部的山地,范围的确定和建筑基址的发掘都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许多工作是作者亲历或主持的发掘,是基于高度学术敏感性、不懈努力才取得的成果。

   

  南宋皇城遗址范围示意图(95页图39)

   

  第三,发掘、复原了主要街道,历年来先后发掘了4段御街遗址,清楚了御街的位置、走向和建筑方式,证明御街不仅是传统认识的起于和宁门,而是向皇宫内延伸,纵穿皇宫后经皇城南门丽正门,直到外城南门嘉会门。从和宁门向北根据文献记载是到北城的景灵宫,实际上的道路则延伸到外城北门余杭门,与门外的大运河相连。构成了纵贯全城的最主要的街道。考古发掘更正了一些文献记载的谬误。如本书中提到《咸淳临安志》记载御街“旧铺以石,衡从为幅”,《梦粱录》记载“盖杭城皆石板街道,非泥沙比”,而实际考古发掘中发现御街却完全以窄长的澄泥砖侧立铺成。御街的发掘与研究使我们对临安城有了三点认识,1. 中国古代帝国时期前后阶段的一个重要变化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的布局从封闭的坊制变化为开放式的街巷系统,临安城的御街及其向北到余杭门的延伸线,构成了纵贯全城的通衢大道,主街又串联着诸多东西向的小巷,成为开放式街巷系统的典型代表。2. 杭州位于江南的水乡地区,与今苏州的宋平江城一样,临安的道路系统也是一种河路并行的体系,河路走向一致,店铺往往是前街后河,船是主要的运输、交通工具。这些河道均是人工开凿,筑有整齐的驳岸,河上架有许多联系街道的桥梁,外城北边的余杭门就兼有一座旱门,一座水门。在严官巷遗址发掘清理出了这种用大条石砌筑驳岸的河道。为我们展现出了这样一种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街巷系统。3. 结合沿御街发掘、勘探的重要建制,可以看到,御街在和宁门以北分为三段,南段和宁门至朝天门是中央官署所在地,此段向南还包括了皇宫以及南郊大礼皇帝前往郊坛的主路;中段朝天门至众安桥之间为临安城的生活中心,以瓦子和酒楼茶肆的分布最为多见,同时还分布着部分礼制性建筑、祠庙、名人故居等;北段众安桥以北到景灵宫则集中分布着官办学校、景灵宫等官方建筑,余杭门內主要是繁华的商业区,有一些大型的仓库、码头和店铺等,除此之外多是一些政治、经济地位相对低下的社会阶层分布的地方。御街的分段恰好体现了一个从地方的府州城变成临时性都城,礼制性建筑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而是随宜插建,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在城市布局方面的分工。

 

  

   南宋前期砖砌御街路面香糕砖(134页图79)  

 

  第四,发掘、复原了众多的各类建筑,包括官署、礼制建筑、寺观、名人故居、仓储 、商店、瓦肆、河道、桥梁等,如太庙、临安府衙署、德寿宫、恭圣仁烈皇后宅等,使我们清楚了临安城总体上的区划分工,也看到由于是从一个地方城市变为都城,因此城市布局形成了官署、礼制性建筑、宗教建筑与民居杂处的特点。   

 

  临安城礼制建筑位置示意图(191页图131)

 

  临安城内官署情况分布图(195页图132)  

 

  第五,先后发掘的几处手工业遗址,如南宋官窑遗址,城市南部的大型仓库遗址等,使我们看到,官营的手工业作坊分布在南部的皇城周边地区,而城市的北部,连接着至今仍发挥着重要运输作用的大运河,是发达的手工业、商业区域。

 

    

  修内司窑址与郊坛下窑址位置示意图(473页图360)

   

 

  老虎洞窑址出土南宋官窑器物(502页图388)   

 

  有这些考古发现和研究做基础,所复原出来的各种建制,使我们日益接近对临安城当时真实面貌的认识。

  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三年,在过去,由于仅仅来自文献的不完整的认识或者偏见,长期给它打上积贫积弱的标签,人们对南宋的历史地位评价总体较低。从文献史料呈现的不完全的历史来看,南宋的“积贫”与“积弱”的确使人印象深刻,如苛重的赋税、庞大的军费支出、滥发纸币造成的物价飞涨以及签订的屈辱和议等等。但是,随着南宋时期相关考古发现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南宋都城临安的考古发现,以充分的实物史料为证,揭示出一个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为人们重塑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科技领先、生活风雅的南宋。   

 

 

  莲窗睡起图(102页图46) 

 

  本书作为考古资料与文献结合的全面研究著作,表现了鲜明的特点。一,内容结构较为完整。此书全面系统地再现了南宋时期临安城的城市整体空间布局、重要部门与机构的分布情况。二,文献与实物史料的对比研究有机结合。本书参考古籍文献近百种,引用了大量文献史料,体现了作者在史料的搜集整理上所费功夫颇深,而更为重要的是,作者能够将这些文献史料与考古发掘中的实物证据有机结合,用实物资料印证文献的同时,也用其纠正了文献中的一些舛误。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城市考古对挖掘并合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探明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轨迹,复原其重要的城市文化特征,总结该城市在历史发展中的规律,都具有无可取代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 “千城一面”的当下,这些对于古代城市的研究能够为城市的建设、科学规划及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历史依据,有助于今后城市的和谐、特色鲜明与可持续发展。如果这本著作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当代杭州的城市规划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这对于每一个考古工作者都将是一种极大的鼓舞。本书尚嫌不足的是缺少与同时期其他类似城市,如平江城以及纵向的与北宋东京汴梁城的对比研究。此外,如果能够制作一张全面反映各项考古工作和复原研究成果的总图,即以现代地图为底图,将考古和研究成果标注其上的复原图,将会使读者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南宋临安城。

    (该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6月6日16版)